——记郧西县公路局通达公路工程公司总工许中华
郧西在线讯 通讯员余荣建 燕四海报道:
一张白纸可以勾勒出炫丽的图画,一份执著可以奏响华丽的乐章。郧西县公路局通达公路工程公司总工程师许中华用18年的生动实践诠释了这个道理。他像春蚕,无私奉献;他像黄牛,任劳任怨,在郧西骨干路网中编织出一道道曼妙的彩虹。
怀一腔热血,做“行业标兵”
1999年12月,刚满19岁的许中华,做出了自己人生职业的重大选择,应聘加入到公路建设队伍中,从此他就与路桥结下了不懈之缘,同时也暗自实现着当一名行业标兵的誓言。面对自己理论功底不足的现实,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通过不懈努力,2006年取得了中国地质大学本科文凭,2009年被评定为路桥专业工程师,2016年考取路桥专业高级工程师,同时通过国家考试,分别获得了“注册造价师”,“二级建造师”等多个注册资格。先后在《低碳世界》、《建筑科技》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4篇。
有人说:“许中华脑子真好,学习一点不费力”。可是谁又知道,在其成功的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2011年他报考注册造价师,由于工作性质不同,造价知识生疏;工作忙,白天没有一点空余时间;家务重,爱人上班,小孩才3岁等等困难接踵而至。但他认准一个死理“咬定目标不放松,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他把刚刚3岁的孩子送到父母身边照料,自己杜绝一切娱乐、社交和应酬,专心致志肯书本,看不懂了就跑图书馆、书店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和同仁交流,拜能人为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刻苦自学,他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注册造价师的考试,当时全市参考的有100多人,通过考试的只有9人,他是其中之一。武汉、西安有多家单位要求他将证书挂靠,仅挂靠证书的年收入就有数万元,但他不为所动,所有证书全部在通达公司注册,不仅为企业的资质就位提供了帮助,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和声誉。
用一片真情,做“管理能手”
2014年他受命于郧西县公路通达工程公司总工程师,此时正当“十二五”公路建设攻坚阶段,5条175公里的建设任务相继开工,建设标准高,质量要求严,且大桥、隧道比重大,作为总工程师的他深感压力巨大。经过深思熟虑,他烧起了“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培养打造团队。通达公司是公路局原下属工程队组建而成,技术人员都是学历不高的“土专家”,管理人员也是从养护队伍中选拔出来的“本地造”,对一般小的工程项目可以应付,突然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项目就感到棘手。他就从责任心、技术水准、管理水平高低来优化组建每一个项目团队。用奖励的办法鼓励管理人员学习深造,报考二级建造师,把有技术基础、善于学习的6名技术人员派送到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深造,8名能力较高的管理人员通过考试取得了二级建造师资格,机械操作手、爆破员、安全员全部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通过目标引领、制度保证、激励机制等措施,打造出了一支拉得出来、叫得响的过硬队伍。
第二把火,创新管理方式。面对工地分散,人员复杂,“靠天吃饭”的现状,许中华创新管理手段、整合管理力量、改进管理理念,提出“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的管理思路和“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精细管理”的管理办法。工程施工总会遇到各式各样不可预见的社会干预,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外界因素不可控,那就从抓内部规范管理做起。组织职工代表开“诸葛亮会”,听取基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探索简单实用、能见成效的多种管理形式,打破原来死板硬套、僵化的管理模式,激发职工“人人当主人,事事都操心”的主人翁意识,把每个工程项目当成自己的私事来管理,来实施,制订了施工过程管理、财务管理、工程技术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物资机械管理、计量及劳务管理、工作流程管理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实行项目合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员实行风险抵押和奖惩考核,干一天混一天偷懒的人不见了,“好管闲事的人”多了,拿工程材料送人情的没有了,节能降耗增加了,从每月的工程计量考核显示,现在个个都成了赢利工程。
在创新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施工工艺。在一个又一个施工难点面前,他结合施工图纸和实际地形,提出合理化的修改意见。在郧白路阳坪的2座桥梁施工中,由于地形限制,设计单位设计的桥梁跨径远远超过当地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水文记录,如果按设计图施工,无疑增加投资造成浪费。在他的建议下,设计单位将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节约资金100多万元;在郧羊路绿化建设上,他提出取法自然、融入自然的绿化理念,将已完工的公路两侧全部栽植特色景观树,路肩上种植了波斯菊、三叶草等花卉,裸露的边坡栽植了爬山虎,营造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的意境。
2014年,通达公司首次承担隧道施工作业,许中华改变人工上料的传统方式,将影响混凝土喷射的各个主要因素进行分解,对各个技术要点分别进行研究,探索出了一套从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和喷射设备的改进方案,明显减小了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减少了隧道内空气污染,提高了隧道内的可见度,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第三把火,坚持以人为本。人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盘活企业首先要盘活人。他首先“以利诱人”,凝心聚力开新篇。大胆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实行成本控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风险共担,盈利同享,实行质量与安全双管控。每项工程开工前,他组织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合同条款,把符合变更设计的全部条件列成清单,结合工程量清单报价的高低,进行止损和增效项目的变更计划,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审核图纸、现场核对,对不符的设计和不利于施工的项目,按照相应的变更条件进行变更申报和图纸漏列数量增补。此举的实施,3年12个项目全部实现盈利,验收质量均达到了优良等级以上。3年的不懈努力,社会对通达公司的关注度、美誉度、可信度明显提高,不但承建了郧西所有列养公路路面工程,而且还将城区“六城联创”市政路面工程全部承建下来。信誉日臻提高,项目接踵而至,职工喜笑颜开,企业蒸蒸而上。
其次他“以义动人”,沟通协调解心结。工程进度的快慢决定工程的盈亏,建设各种矛盾时有发生,协调问题是重中之重。许中华就象救火队员一般,哪里有问题就往哪里赶。面对各种矛盾,他不压、不堵,做好疏导工作,因势利导,增加互相理解和支持,避免矛盾升级扩大。县道观大路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群众不时到工地吵闹、阻工。许中华协同当地政府领导白天逐户上门做工作,晚上连续4次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及时平息了矛盾。在工程建设项目推进中,他提议企业主动支援地方公益建设惠及地方群众,高标准恢复农业灌溉水渠600多米,修建便道700余米,铺设人畜饮水管道1200多米,开挖排水沟11处,硬化公路道口9处,提供农民务工岗位100多个,赢得了群众好评,营造了和谐的建设环境,有力促进了工程建设。
其三他“以行感人”,身先士卒当标杆。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2015年夏天在县道郧三路杨平2号桥施工时遇上洪水,施工便道排水被堵,他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第一个跳下去疏通水道避免险情的发生。2015年底,公司申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需要大量的资料支持,而公司过去几年没有注重这方面资料的收集,工作量相当的大。对此,他依据申报资格千分制的标准,仔细研究,编制相应的工作流程,负责带领一班人,夜以继日,查空补缺,终于收集整理完成了所有的申报资料,使公司赶上了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的末班车。职工们认为,他是公司“来得最早,走的最晚”的那个人。
“三把火”烧出了激情、锐气和精神,烧出了信誉、效益和人心。三年来,他带领团队已完成郧羊路26公里、郧漫路8公里、上湖路24公里、郧白路4公里、观大路25公里,市政道路22公里,实现产值2.2亿多元,偿还外债1500多万元。三年的时间检验,公司上下无不被他的精业和敬业精神所折服。
树一身正气,做“清廉表率”
作为总工程师,每一项工程上马前他成了被人追逐的对象。既有想承包工程的亲戚朋友,也有通过各种关系找上门的个体老板。他给自己定下规矩,自己亲戚朋友绝不能承包工程,不称职的队伍绝不能承包工程,正是由于施工队没有那些裙带关系,给工程管理减少了许多麻烦。
“作为路桥建设者,我愿自己成为一座桥梁,经得起车轮碾压、受得住激流冲刷”,这是许中华的诺言。工程分包必须有项目部班子成员研究决定,必须分包给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必须严格工程分包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严格工程计量办法进行结算。对肆意变更工程造价的施工队伍一律以“一切按合同工程量和工程造价,我说了也不算,工地有施工人员和监理对每一项工程进行现场认证,我同意变更就是犯罪”的口吻回复。有人不甘心拿到红包找他通融,有人甚至找到硬关系来说情,许中华说:“你们难道忍心看到我年纪轻轻的就去监狱里吗”?观大路施工现场一个包工头为节药成本、偷工减料,许中华现场将该包工头撵出施工场地,解除施工合同。他说:“我们平时关系再好,你不按照规范施工,做不合格工程,不管你是谁,请你离开,损失自负。”他经常对自己的职工说,我们修路架桥,做的是千秋万代的功德事,如果干成了豆腐渣工程,我们不但成为历史的罪人,同时也断送了我们个人前程,我们所做的事不要让家人跟着担心受怕,不要让一失足成千古恨在我们身上发生,我们修建的路桥要求质量过硬,精致完美,我们做人也要品质高尚,刚正不阿。他经常跟项目技术人员说:“返工后合格的工程是失败的工程,抓质量就要抓源头抓过程。工程质量不是监督、监理出来的,而是靠施工单位按规范干出来的。”公路建设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实事好事,是德政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为杜绝“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他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一手抓建设进度、一手抓工程质量,“国家投资修路,老百姓盼着走上好路,我们只有严把工程质量关,把路修好,才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百姓。”这是他在施工现场强调最多的一句话。
路,在延伸。路桥人的脚步,不止。许中华,一个血气方刚的“80”后,一名躬耕于崇山峻岭之间、驻足于湍湍流水之上的路桥人,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有的只是铺路石般默默奉献精神。那平坦的路、雄伟的桥,见证了他在岁月轮回间,将热血与赤诚、激情与希望全部抛洒在了弯延蔓伸的公路线上,把人生的追求写在脚下的大路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