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建到安置点 岗位送到家门口
郧西县探索“安置点 +工厂 +贫困户”模式助民增收致富
观音镇纸槽村易地搬迁户藤编培训开班
既学本领又领补贴,这样的好事哪里找?12月14日,观音镇纸槽村易地搬迁安置点郧西县国华藤编扶贫车间一片繁忙景象,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们聚集一块,学习藤条编织技术。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更是激动:不仅免费学到技术,还能享受一定补贴。当日,县扶贫产业办、农办、劳动就业局、观音镇领导亲临现场指导。
扶贫车间建在安置点
举行开班仪式
多家领导亲临指导
本次培训为期16天,参训结束后,经考核成绩合格者,县劳动就业局将对参加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员给予每日30元的生活补贴。
董事长秦道娥亲自手把手传授技术
近年来,观音镇为帮助老百姓能在家门口就业挣钱养家,多次深入郧西县国华藤条专业合作社考察,最终将扶贫车间建在纸槽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目的是方便搬迁户不出远门就能增收致富,达到“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藤条编织这个项目非常适合留守妇女,不需要多高文化程度,只要人勤劳,就能学得这项技能。下一步,我县将努力为搬迁群众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将以观音镇纸槽村扶贫车间为样板,在全县18个乡镇(场区)推广 “安置点 +工厂 +贫困户”模式,吸纳有技能、有实力的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切实做到每个集中安置点都有主导产业,每个搬迁户都有增收致富项目。
群众积极学习藤编技术
“村村有产业,户户有业就”,这是郧西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宗旨,我县将力争在两年内在每个村建扶贫车间,引导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各乡镇也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各类企业入驻安置点,为全县人民开辟新的就业岗位,通过就业技能培训,把就业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相信有这些举措,全县人民奔小康的步伐会越来越坚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