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郧西农商银行上津支行行长陈道斌带领信贷工作人员,上门来到上津镇伍裕坪村重点帮扶对象王茂平家中,与他签订贷款合同,现场将五万元现金送到王茂平手中。“真没想到,这么冷的天农商银行亲自上门把贷款资金送到我手中,我可以再多养一些马头山羊,争取早日脱贫了。”王茂平高兴地说道。这是郧西农商银行雪中送炭,助力脱贫攻坚的金融扶贫工作缩影。
自全县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郧西农商银行把金融扶贫视为“党心、民心、良心、放心”工程,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做真做准做实做快金融扶贫工作。至11月底,全行扶贫贷款总额达到3.3亿元,其中扶贫小额贷款2.3亿元,扶贫贷款和扶贫小额贷款总额均位列全县第一。
入户宣传金融扶贫政策
上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贷款合同
现场发放贷款
精准发力 确保扶贫贷款“贷得快”
为加快扶贫小额贷款发放进度,该行及时成立扶贫工作专班,组建23个65人参与的扶贫服务小组,联合村组干部分组分片深入全县120个贫困村,进驻到84个扶贫工作站,实行现场办公、挂图作战。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组织客户经理和包村干部挨家挨户发放宣传材料、贷款联系卡,面谈面签采集信息,加班加点录入电子档案和征信查询。截至目前,共向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宣传折页25000份,采集贫困户经济档案信息49338户。实现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到户宣传、入户调查、信息建档、评级授信、贫困户资金需求满足率“五个100%”。
依托金融扶贫工作站、村级惠农服务站、普惠金融网格化服务站“三站”优势,郧西农商银行联合村干部组成105个评级授信工作小组,围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五看信用良不良、六看围绕啥子忙”等“六看”,精准掌握贫困户家庭情况,统一设定评级标准,实行百分量化打分,评审结果最后由评审小组成员签署意见,并张榜公布接受全体农户监督,整个流程简化且公开公平。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22353户,授信金额11.17亿元。
针对农户怕手续多、怕签字、怕还不了款的“三怕”,该行统一“三个绝不让”:即绝不让贫困户多跑腿、绝不让贫困户多写字、绝不让贫困户“折面子”。将办贷窗口一律移至一楼大厅实行专柜服务,将贷款品种、申报条件、办理流程上墙公示,并在公示牌下方增加了二维码,手机扫一扫关注后即可通过微信平台进行贷款预约,随申请随受理,让贫困户不跑冤枉路、不费冤枉力;统一格式化的信贷档案文本模板,贫困户只需在申请书和合同等上签字即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要有需求、只要能致富、只要扶贫办签字,都百分百满足。通过高效服务,贫困户主动申请贷款的意愿高涨,已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2000余户19706万元。
精准合作 确保扶贫贷款“贷得稳”
该行主动与政府、金融办、扶贫办、人民银行等合作,搭建“政府、市场、社会、农商行”四位一体的风险保障“大支撑”体系,银政、银担、银银合作面达到100%,彻底解决了信贷人员“不敢贷”问题。
开展银政大合作,夯实风险保障。该行“一把手”积极向政府、扶贫办、金融办等勤沟通,得到有力支持,各乡镇村组专门抽调近500名干部全程“脱产”协助农商行工作。同时与县政府签订了《扶贫贷款业务合作协议》,争取县政府相关风险补偿政策。10月19日,全县金融精准扶贫现场会在观音镇垭子湾村召开,该行地扶贫贷款经验被作为“先进模式”在全县推广。截至目前,郧西农商银行共争取政府风险补偿基金2700万元,按照1:7的放大比例,已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3亿元。
开展银银大合作,夯实资金保障。为缓解信贷资金压力,该行积极主动向人民银行提出申请增加扶贫再贷款资金12500万元,目前精准扶贫再贷款余额达到19500万元,为全县金融支持精准扶贫贷款有效投放提供了资金保障。
开展银企大合作,夯实平台保障。该行务求风险缓释精准,将担保公司、城投公司引入金融扶贫贷款领域,与县金信担保公司、城投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已发放“银担贷”扶贫贷款3500万元,发放城投公司担保专业合作社扶贫贷款950万元,确保了精准扶贫贷款安全、健康运营。
精准落地 确保扶贫贷款“贷得好”
为保障贫困村产业资金后劲“得力”,“贷”动更多脱贫项目落地,该行不断探索扶贫贷款新模式、新措施,落实落细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助推了金融扶贫多点开花。
力推“五大模式”。 该行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扶贫贷款产品,满足贫困户及产业发展需求,以贫困户增收脱贫为出发点,全力打造“贫困户+”扶贫产品模式,及时总结推广了“贫困户+农商行+领军人”、“贫困户+农商行+经营主体”、“贫困户+农商行+合作社+城投公司”、“贫困户+农商行+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农商行+担保基金”等“五大金融扶贫模式”。目前,该行“创业通”贷款余额达5.6亿元,重点支持河北、陕西、山西、河南等12个省市7万余郧西籍农民工在外创业,带动近7万人就业和回乡创业;累计向五龙河食品、金德福、宏达食品等13家涉农龙头企业发放贷款1.5亿元,带动农民发展红薯、核桃、葡萄等产业;向百草栖园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社员发放扶贫贷款950万元,用于推进项目建设,带动500余户贫困户脱贫;向恒达扫帚、便民牛羊等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2695万元,带动1078户贫困户增收; 向全县348个行政村发放扶贫贷款1570户9500万元,帮助18297人脱贫,实现了20个村的整体脱贫出列。
郧西天河口草莓专业合作社是由退伍军人张海山、张志凯和大学毕业生王少珆3人合资成立,基地占地200亩。针对该合作社存在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该行引导该合作社带动20余户贫困户就业并争取到扶贫贷款50万元。目前,该合作社年种植草莓100亩40余万株,年养殖非洲珍珠鸡和贵妃鸡1万只、绿头鸭700只、美国火鸡400只、蜜蜂70箱。
落实“四大政策”。为确保贫困户享受到政策红利,感受到党的温暖,让贫困户敢贷款,农商银行放心贷,该行认真做好四项政策全覆盖。一是建档立卡政策全覆盖。将“金融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上,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地调查建档;二是评级授信政策全覆盖。统一编印《致全县贫困户的一封信》《金融精准扶贫31问解答》《金融精准扶贫十大要素》发放到每个网点、每一个贫困户,各行按规定动作执行,确保对贫困户100%评级授信;三是基准利率优惠政策全覆盖。小额扶贫贷款均执行基准利率,对前期多收的利息限期退还给贫困户,以电话、短信、上门等形式一一告知,合同利率不一致的统一更改成基准利率,共退还贫困户贷款利息1396户70.85万元;四是贫困户贴息政策全覆盖。对扶贫小额贷款实行“两免一贴”,免担保、免抵押,财政全额贴息,宣讲到每个村、每一户。
建立“三大机制”。 通过责任机制、督办机制、考核机制“三大机制”,对在扶贫贷款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严格问责。
郧西县农商银行实行一系列金融扶贫模式,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该行每年以15%的增幅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11月底,该行当年净投放涉农贷款6.5亿元,占全县涉农贷款总额的95%,支持农村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中小企业500余家,贷款余额达38.6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贡献了金融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